日前,《陶瓷資訊》從遼寧法庫陶瓷協會了解到,得益於11月以來工業用天然氣價格保持不變以及氣溫持續偏高等利好因素,法庫陶瓷產業園區30餘家規上建陶企業55條建成線中,仍有超過8成生產線滿載開工,部分企業更是將季節停產時間延後到12月底。
受此拉動,今年法庫陶瓷產業園區建築陶瓷磚年度實際產量將可望達到2.8億平方米,為近5年來最高值。
而在由遼寧法庫陶瓷協會、遼寧法庫陶瓷企業家聯合會共同發起的一項針對法庫陶瓷工業企業承攬貼牌等代加工業務的調查數據表明,在2.8億平方米產量中,有超過5000萬平方米的陶瓷工業生產為代工業務,產值超10億元,比近20%。
中低階貼牌業務佔比偏大
遼寧法庫陶瓷協會會長陳淑嫻介紹,目前在法庫陶瓷產業園區進行的代工業務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為佛山等地一線品牌企業代工。國內建陶產業排名靠前的生產型企業,由於自身產能不足,而委託能夠滿足企業需求的法庫陶瓷企業進行代加工生產。
二是貼牌性代工業務。此類型企業多屬貿易型企業,由於不具備生產能力,因而根據市場需求委託其他地區企業依照要求進行的訂單式生產。這類型顧客多來自山東淄博、臨沂等地。
第三類客戶就是針對特定地區銷售市場所進行的代工業務。針對特定市場,為最大程度降低物流運輸成本,而委託當地企業進行的代工業務。 「在我們這次研究數據中,中低端貼牌佔總代工業務比例相對較高,接近70%,給佛山一二線品牌進行的代工業務佔比還是偏低。但今年以來,得益於法庫陶瓷工業園區環保情勢穩定、園區產品品質大幅提升等利好因素,品牌代工業務較去年同比增長了300%。
從政策層面,鼓勵為品牌企業代工
遼寧法庫陶瓷企業家聯合會會長、新中源陶瓷旗下企業——瀋陽金地陽陶瓷總經理陳恢庫介紹,由於中低端產品產能絕對過剩,消費市場持續低迷,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園區規上企業大部分面臨產銷比不平衡的問題,而為了維持成本及價格優勢,多數企業在即使產銷失衡的前提下,也必須最大程度的拉大單位人工產量,從而降低單位人工成本,因此,承攬一定數量的代工業務,可以最大程度去化產能,維持價格及成本優勢。
而對於承攬品牌企業代工業務,陳恢庫認為,佛山一二線品牌企業對代工企業選擇方面是有較高門檻要求的,因此,為最大程度承攬品牌代工業務,勢必倒逼企業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升級,以適應代工業務市場需要,特別是在為品牌企業代工同時,也是企業自身生產能力、研發能力、品牌提升的過程。
遼寧法庫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顧春祥表示,目前開發區正在研究論證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將為品牌企業代工納入到未來一個時期產業招商引資政策中,從政策層面對品牌企業的代工行為給予政策、資金、宣傳等全方位支持。
(文章轉載自陶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