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磚使用的效果好不好,其實主要還是要看它本身的質量,品質好的磁磚一般都能使用的長久,不過很多消費者在選購磁磚時,會陷入很多的迷思,而這些將關係到瓷磚日後的使用,因此中陶君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一下這些瓷磚選購迷思! ! !
迷思1:磁磚越大越好
國內許多消費者認為磁磚越大越顯得時尚高檔、有實力有氣派。事實上規格偏大的磁磚除了價格昂貴外,也造成搬運、設計和切割帶來許多不便。在現代建陶業非常發達的歐洲,幾乎全部都是小規格產品,超過600毫米以上的磚需求量很小。
迷思2:磁磚越白越好
白色坯體對原料的要求很高,我國許多產區的白坯磚生產原料都很缺乏,個別廠商為了增加釉面白度,甚至不惜添加放射性鋯類原料。據了解,事實上我國紅坯原料的儲量非常豐富,但是在磚坯越白越高檔消費潮流的指引下,廠家不得不棄紅而就白。
迷思3:磁磚越厚越好
多數消費者認為磁磚越厚越結實,看起來更像石材。事實上瓷磚的強度在於它的抗裂性,而不在於它的厚薄。目前,國際建築陶瓷產品的發展方向為輕、薄、結實、耐用、個人化。
迷思4:廣東磚塊好,其他產區磚差
其實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和趕超,各產區的設備和技術已經相差不多,原料也可以全國各地採購,每個產區基本上都具備了生產好磚的條件。想不想做好磚,要不要做好磚,關鍵在人。一個定位低端的品牌,在市場上銷售價位低,那就不可能做出高價值的好磚來!磚的好壞不能以產區來區分。廣東磚有好有差,其他產區的磚也有好有差,不能一概而論,關鍵要自己看實物,就磚論磚!
迷思5:霧面磚不易清潔
一般來說,霧面釉面磚相對亮面磚容易吸髒,但不會滲到釉面內,用常見的清潔劑就可去除。其實大部分霧面磚表面的釉層都經過特殊處理,耐磨、防滑、不吸髒、易清潔。
迷思6:鋪磚不留縫
為了追求美觀,有些消費者鋪貼磁磚時喜歡採用留細縫甚至不留縫的辦法。這樣鋪設後,因受到熱脹冷縮、潮濕、乾燥等因素影響,磁磚可能會拱起甚至開裂,破壞裝修效果。陶客小編認為,室內裝潢時留縫是必須的,一般牆面的磚縫需要2mm,地面的磚縫需要3-5mm。特別是市場上很多所謂“無縫磚”,其實也不能真正無縫鋪設!
迷思7:白水泥填縫
以往人們在進行室內裝修時,無論是地面或牆面的磁磚間隙都使用白水泥進行勾縫。歡迎關注陶客陶瓷。但用白水泥填縫後會產生龜裂、變色、脫落、返鹼等現象,所以應使用專業的填縫劑進行勾縫。
迷思8:購買磁磚時,用量計算剛好
建議在購買時多購一些,因為施工中發現瓷磚不夠再去買,會由於不同爐出品而出現色差,或需要等待貨源而耽誤工期,因此消費者在初次選購瓷磚時多買些較好。
迷思9:價格昂貴的磚塊一定好
其實未必,由於各品牌的定位及市場操作模式不同,其市價位定位也不相同,價格高低只能當做磚好差的一個參考值,不是絕對值。
迷思10:打折品質也打折
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普及消費者的品牌意識,便利用打折促銷等手段將一些上市時間較長、市場反應較好且庫存量大的產品拿來做活動。其實這些產品品質也是好的,當然除了商家說明是其他等級來促銷除外。
以上就是幾天所介紹的磁磚選購迷思啦!中陶君先溜啦!